脚踝骨折手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有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合理使用止痛药物、科学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调整饮食结构等。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术后1-2周拆线前禁止泡澡或游泳。若出现伤口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常分泌物,可能提示感染,需立即就医处理。建议穿着宽松棉袜保护手术部位,避免摩擦刺激。
2、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性疼痛,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复诊。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有助于缓解肿胀疼痛。
3、功能锻炼
术后2周内以脚趾主动活动为主,4-6周逐步增加踝关节屈伸训练,8周后开始负重练习。康复师指导下的平衡训练、抗阻训练可预防关节僵硬。训练中出现剧烈疼痛应立即停止,避免二次损伤。使用支具或护踝时需确保松紧适度。
4、复查监测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若出现内固定松动、骨折线增宽等异常,可能需调整康复方案。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者应增加骨密度检测频率。康复期间定期评估关节活动度和肌力恢复进度。
5、营养支持
每日补充500ml牛奶或等效钙制品,搭配维生素D3软胶囊促进钙吸收。多食用西蓝花、深海鱼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帮助骨代谢。控制盐分摄入预防水肿,戒烟戒酒避免影响骨骼愈合。体重超标者需控制热量摄入减轻关节负担。
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跑跳运动,行走时使用拐杖分担体重。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减轻肿胀,座椅高度需使膝关节略高于髋关节。选择硬底防滑鞋提供足部支撑,冬季注意足部保暖促进血液循环。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量预防血栓,出现患肢麻木、皮肤发紫需急诊处理。康复期间建议每月进行1次专业物理治疗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