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特殊的临床表现

发布于 2025/07/04 15:08

缺铁性贫血的特殊临床表现主要有异食癖、匙状甲、吞咽困难、口角炎、皮肤干燥等。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引起的贫血,患者除常见贫血症状外,还可能伴随上述特殊表现。

1、异食癖

异食癖表现为对非食物物质的异常渴望,如想吃泥土、冰块、纸张等。这与铁缺乏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有关,可能导致多巴胺代谢异常。患者需通过血清铁蛋白检测确诊,治疗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同时纠正饮食习惯。

2、匙状甲

匙状甲表现为指甲中央凹陷、边缘翘起呈勺状,常见于手指甲。长期缺铁会影响角蛋白合成,导致指甲结构异常。患者可能伴随甲板变薄、易断裂,需通过口服硫酸亚铁片等铁剂治疗,并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3、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多因缺铁导致咽部黏膜萎缩或食管膜形成,称为普卢默-文森综合征。患者可能感到食物粘附感或胸骨后疼痛,需通过胃镜排除其他病变。治疗可使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结合膳食补充,严重者需静脉补铁。

4、口角炎

口角炎表现为嘴角皮肤皲裂、糜烂,常伴疼痛。缺铁会降低上皮细胞再生能力,使黏膜易受感染。患者需保持口腔清洁,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同时口服富马酸亚铁颗粒补充铁元素,并增加维生素B族摄入。

5、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多呈鱼鳞样改变,伴毛发干枯易脱。铁缺乏影响皮脂腺功能及皮肤屏障修复,常见于小腿前侧。患者需使用保湿剂护理,口服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并多食用含铁丰富的菠菜、木耳等食物。

缺铁性贫血患者日常需均衡膳食,优先选择血红素铁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如瘦肉、血制品等。植物性铁源可与维生素C同食促进吸收,避免与浓茶、咖啡同服影响铁吸收。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血清铁蛋白,直至储存铁补足。长期贫血未改善需排查消化道出血等潜在病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