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尖锐湿疣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医源性传播及自体接种传播五种途径传播。
1、性接触传播:
尖锐湿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性行为过程中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病毒通过微小破损进入表皮基底层细胞,潜伏期平均3个月。性伴侣感染率可达60%,使用安全套可降低但无法完全阻断风险。
2、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浴巾、内衣等物品可能造成感染,尤其在生殖器部位存在微小伤口时。病毒在潮湿环境中可存活数小时,公共浴池、游泳池等场所需注意个人物品隔离存放。
3、母婴垂直传播:
分娩过程中胎儿经产道接触疣体可能感染,导致婴幼儿喉乳头状瘤。妊娠期疣体生长迅速,孕晚期需评估分娩方式。剖宫产不能完全避免感染,胎儿宫内感染概率约7%。
4、医源性传播: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常见于妇科检查、泌尿科操作等场景。激光治疗产生的烟雾含有活性病毒颗粒,医护人员需佩戴防护面罩操作。
5、自体接种传播:
患者自行搔抓疣体后接触其他部位皮肤可能引发新病灶,常见于肛周、腹股沟等相邻区域。剃毛等行为易造成皮肤破损,增加自体接种风险。
预防尖锐湿疣需保持单一性伴侣并全程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贴身物品,感染者衣物应单独高温清洗。日常加强免疫力有助于降低复发率,适当补充维生素A、C、E及锌元素,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出现可疑皮损需及时至皮肤科就诊,冷冻治疗、光动力疗法等专业处置可有效清除疣体。治疗后3个月内每周自查生殖器区域,性伴侣应同步检查,复发多在治疗后6个月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