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CT通常不能确诊肺气肿,需结合临床症状、肺功能检查等综合评估。肺气肿的诊断依据主要有影像学特征、肺功能指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等。
1、影像学特征:
胸部CT可显示肺气肿的典型表现,如肺组织透亮度增高、肺血管纹理稀疏、胸膜下肺大疱等。但早期肺气肿或轻度病变可能仅表现为局部透亮度轻微改变,单次CT扫描可能无法捕捉到明确征象。动态随访CT对比或高分辨率CT能提高检出率。
2、肺功能指标: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肺气肿的核心依据,需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残气量/肺总量比值等关键指标。单纯CT显示肺气肿样改变但肺功能正常者,可能为生理性肺过度充气而非病理性肺气肿。
3、病史采集:
长期吸烟史、职业粉尘接触史、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等对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若患者有超过10年的吸烟史且逐渐加重的活动后气促,即使首次CT未显示典型改变,仍需高度怀疑肺气肿可能。
4、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听诊发现呼吸音减弱、叩诊呈过清音等体征可辅助判断。但部分早期患者体征不明显,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桶状胸、缩唇呼吸等典型体征出现时多提示疾病已进展至中晚期。
5、排除其他疾病:
需与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先天性肺囊肿等疾病鉴别。某些特殊类型肺气肿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还需进行基因检测或血清蛋白电泳等检查才能确诊。
怀疑肺气肿时应尽早就诊呼吸内科,避免吸烟及接触二手烟,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日常可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训练,维持适度有氧运动。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若确诊肺气肿,需严格遵医嘱进行长期管理,定期复查肺功能及胸部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