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常见的认识误区主要有疝气会自愈、只有男性会得疝气、疝气不痛就不用治疗、疝气手术风险极大等。疝气是腹壁薄弱或缺损导致脏器突出的疾病,正确认识有助于及时干预。
1、疝气会自愈
部分患者认为疝气会自行愈合,实际上除1岁以内婴幼儿的脐疝可能自愈外,其他类型疝气均需医学干预。腹股沟疝、切口疝等会随腹压增加逐渐加重,拖延治疗可能引发肠管嵌顿坏死。临床常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或腹腔镜手术,术后复发概率较低。
2、只有男性患病
虽然腹股沟疝在男性中更常见,但女性也可能因妊娠、慢性咳嗽等诱发股疝或脐疝。绝经后女性盆底肌松弛还会导致闭孔疝。统计显示女性疝气占全部病例的15%-20%,尤其肥胖、便秘人群风险更高。
3、不痛无需治疗
早期疝气可能仅表现为柔软包块而无疼痛,但脏器长期突出可能造成粘连。当疝囊颈受压时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等嵌顿症状,需急诊手术。建议发现可复性包块时就诊,避免发生肠缺血等严重并发症。
4、手术风险极高
现代疝修补术已实现微创化,腹腔镜手术仅需3个小切口,术后1-2天即可下床。生物补片的应用大幅降低异物排斥反应,局部麻醉也可用于高龄患者。数据显示择期手术并发症概率不足5%,远低于嵌顿疝急诊手术的风险。
日常需避免提重物、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肥胖者应控制体重。术后3个月内使用疝气带辅助,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规律进行腹肌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包块突然增大变硬、持续腹痛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