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大类,外感头痛多由风邪侵袭引起,内伤头痛与肝阳上亢、气血不足、痰浊阻滞等因素相关。头痛的中医辨证主要有风寒头痛、风热头痛、肝阳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等类型,可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方式调理。
一、风寒头痛
风寒头痛多因感受风寒邪气导致,常见于天气变化或受凉后。症状表现为头部紧痛、遇寒加重,可能伴有鼻塞、流清涕。治疗以疏风散寒为主,可选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或针灸风池、合谷等穴位。日常需避风寒,适当饮用生姜红糖水辅助缓解。
二、风热头痛
风热头痛多由风热之邪上扰清窍,表现为头胀痛、发热恶风、咽喉肿痛。治疗需疏风清热,常用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针灸可选大椎、曲池等穴位。患者应避免辛辣食物,保持环境通风,可用薄荷油轻揉太阳穴辅助缓解。
三、肝阳头痛
肝阳上亢型头痛常见于情绪波动后,表现为头胀痛、眩晕、面红耳赤。治疗需平肝潜阳,常用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针灸太冲、百会等穴位。患者需调节情绪,避免熬夜,可饮用菊花决明子茶辅助调理。
四、血虚头痛
血虚头痛多见于久病或失血后,表现为头痛隐隐、心悸乏力。治疗以补血养营为主,选用四物汤或归脾汤加减,针灸足三里、血海等穴位。日常可适量食用红枣、龙眼肉等补血食材,避免过度劳累。
五、痰浊头痛
痰浊头痛多因脾失健运导致,表现为头重如裹、胸闷呕恶。治疗需化痰降浊,常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或温胆汤,针灸中脘、丰隆等穴位。患者应饮食清淡,避免肥甘厚味,可配合陈皮代茶饮辅助化痰。
中医调理头痛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日常应注意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用脑,保持情绪平稳。饮食宜清淡有节,风寒头痛者可适量食用葱姜等辛温食材,风热头痛者宜选择绿豆、梨等清热食物。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症状。若头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