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6与维生素B2在生理功能、缺乏症状及食物来源上存在明显差异。维生素B6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和神经递质合成,维生素B2则与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功能密切相关。
1、生理功能
维生素B6以吡哆醇形式存在,是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参与血红蛋白合成和糖原分解。维生素B2作为黄素单核苷酸前体,在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起氧化还原作用,维持皮肤黏膜完整性。
2、缺乏症状
维生素B6缺乏可能导致脂溢性皮炎、周围神经病变和贫血。维生素B2缺乏易引发口角炎、舌炎和角膜血管增生,典型表现为口腔生殖综合征。
3、代谢途径
维生素B6在肝脏经磷酸化生成活性形式PLP,通过尿液排泄。维生素B2在小肠吸收后转化为FMN和FAD,过量部分经肾脏排出,尿液呈亮黄色。
4、食物来源
维生素B6富含于禽肉、鱼类、香蕉和全谷物。维生素B2主要存在于乳制品、动物肝脏、蛋类和深绿色蔬菜,对光敏感需避光保存。
5、药物相互作用
维生素B6可降低左旋多巴疗效,与异烟肼合用需增量。维生素B2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同服可能降低生物利用度,酒精摄入会加速其排泄。
日常饮食应注意均衡摄入两类维生素,乳制品搭配全麦面包可同步补充B2和B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避孕药物者需监测B族维生素水平,出现口角溃烂或手脚麻木等症状时应就医检测血清浓度,避免自行大剂量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