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射频消融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神经损伤、椎间盘感染、血管损伤、术后疼痛加重、硬膜外血肿等。
1、神经损伤
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操作过程中可能损伤邻近神经根或脊髓神经,导致肢体麻木、肌力下降或感觉异常。神经损伤多与穿刺路径偏差、射频能量控制不当有关。轻度神经损伤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保守治疗,严重损伤需联合神经外科干预。
2、椎间盘感染
术中消毒不彻底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椎间盘炎,表现为持续腰背部剧痛、发热、C反应蛋白升高。确诊后需立即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清创。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生。
3、血管损伤
穿刺针误伤腹主动脉、髂血管等可能造成腹膜后血肿,表现为突发血压下降、血红蛋白快速降低。需紧急介入栓塞或开放手术止血。术前影像评估血管走行、采用侧方穿刺入路可降低风险。
4、术后疼痛加重
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反射性肌肉痉挛或神经根水肿,导致疼痛较术前加剧。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炎症,配合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治疗。多数1-2周内逐渐缓解。
5、硬膜外血肿
穿刺损伤椎管内静脉丛可能形成压迫脊髓的血肿,表现为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需急诊行椎板切除减压术,术后使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促进止血。抗凝药物使用者风险增高。
术后应严格卧床24-48小时,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排便增加椎管内压力。3个月内禁止弯腰搬重物,加强腰背肌锻炼可降低复发风险。出现发热、肢体无力或二便障碍需立即返院检查。定期复查MRI可早期发现椎间盘再突出或终板炎等迟发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