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主要有抬高患肢、穿戴弹力袜、适当活动、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深静脉血栓是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的血管阻塞性疾病,护理需结合治疗同步进行。
1、抬高患肢
将患肢抬高20-30厘米,高于心脏水平,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每日保持抬高姿势12-16小时,避免长时间下垂。注意抬高时膝关节保持微屈,腘窝处避免受压。若为下肢血栓,卧床时可用软枕垫高小腿;上肢血栓则用吊带悬托前臂。
2、穿戴弹力袜
选择医用二级压力弹力袜,晨起前卧床穿戴,覆盖血栓部位至近心端。弹力袜通过梯度压力改善静脉回流,降低血栓脱落风险。每日穿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夜间需脱下。穿戴时注意观察皮肤有无苍白、发紫等缺血表现,避免褶皱压迫局部皮肤。
3、适当活动
急性期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即缓慢屈伸踝关节,每小时练习5-10分钟。恢复期逐步增加步行距离,每日分次活动30-60分钟,避免久坐久站。活动时穿戴弹力袜,出现疼痛或肿胀加重需立即停止。禁止按摩或剧烈运动以防血栓脱落。
4、饮食调整
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血液,限制高脂高盐食物。增加深海鱼、西蓝花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及维生素K的食物,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戒烟戒酒,减少咖啡因摄入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5、定期复查
遵医嘱进行D-二聚体、血管超声等复查,评估血栓溶解或机化情况。服用抗凝药物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异常。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症状,须立即就医。长期血栓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血管评估。
深静脉血栓护理需贯穿治疗全程,急性期以制动为主,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保持每日饮水量,避免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注意观察肢体周径变化,两侧差异超过3厘米需就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抗凝剂剂量。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血管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