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引起鼓膜穿孔、听力下降、胆脂瘤、面神经麻痹、脑膜炎等并发症。该疾病多由细菌感染反复发作导致,需及时就医控制炎症。
1、鼓膜穿孔
长期炎症侵蚀可导致鼓膜组织坏死穿孔,表现为耳漏脓液、耳闷胀感。需通过耳内镜检查确诊,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控制感染,穿孔较大者需行鼓膜修补术。
2、听力下降
炎症累及听小骨链或内耳时,会出现传导性或混合性耳聋。纯音测听显示骨导或气导阈值升高,早期可尝试鼓室成形术恢复听力,晚期需配戴助听器。
3、胆脂瘤
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角质堆积,可能破坏颞骨结构。CT检查可见边缘硬化的骨质缺损灶,确诊后需手术清除病灶,常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鼓室成形术。
4、面神经麻痹
炎症扩散至面神经管时,会出现同侧面肌瘫痪。需急诊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抗炎,配合维生素B1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神经减压术。
5、脑膜炎
感染经骨质破坏处侵入颅内,引发高热、颈强直等症状。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需静脉滴注注射用美罗培南,必要时行乳突切开引流术。
患者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潜水;洗澡时可用无菌棉球堵塞外耳道;忌用力擤鼻防止逆行感染。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A、C增强黏膜抵抗力,急性发作期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定期复查耳内镜及听力检查,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