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和周围性面瘫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症状范围,面神经炎特指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而周围性面瘫是包括面神经炎在内的多种病因导致的症状总称。
面神经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主要表现为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可伴随耳后疼痛或味觉异常。其病理改变局限于面神经管内段,影像学检查多无异常。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冲击、抗病毒药物和神经营养剂为主,如泼尼松片、阿昔洛韦片和甲钴胺片,配合局部热敷和康复训练。
周围性面瘫涵盖更广泛的致病因素,除面神经炎外还包括外伤、中耳炎、糖尿病神经病变、莱姆病或肿瘤压迫等。临床表现除面部肌肉麻痹外,可能合并听力下降、眩晕等其他颅神经症状。部分病例需通过肌电图或头颅MRI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细菌感染需用头孢克洛胶囊,糖尿病需控制血糖,肿瘤压迫则需手术解除。
出现面部不对称、闭眼困难等症状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急性期避免冷风刺激,用眼罩保护角膜,进食软质食物减少咀嚼负担。恢复期可做抬眉、鼓腮等面部肌肉训练,配合针灸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