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可能引发尿道狭窄、前列腺炎、附睾炎、盆腔炎及不孕不育等危害。该病主要由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
1、尿道狭窄
长期未治疗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可能导致尿道黏膜反复炎症,形成瘢痕组织,引发尿道狭窄。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等症状。治疗需通过尿道扩张术或内镜下尿道切开术解除梗阻,同时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多西环素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2、前列腺炎
病原体上行感染可引发慢性前列腺炎,表现为会阴部胀痛、尿频及性功能障碍。可能与免疫反应异常、局部充血等因素相关。治疗需结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排尿症状,并配合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同时避免久坐和辛辣饮食。
3、附睾炎
男性患者可能因病原体扩散导致附睾炎,出现阴囊肿胀、疼痛及发热。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影响精子质量。治疗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热敷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静脉注射抗生素。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抬高阴囊。
4、盆腔炎
女性患者易继发盆腔炎,表现为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可能伴随输卵管粘连。与逆行感染、免疫力下降有关。需使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物理治疗,慢性期可辅以中药灌肠。未及时治疗可能增加宫外孕风险。
5、不孕不育
长期炎症可导致输卵管阻塞或精子输送障碍,引发不孕。女性可能出现输卵管积水,男性可因附睾梗阻导致无精症。需通过输卵管造影或精液分析评估,必要时行辅助生殖技术。早期规范治疗可降低此类风险。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应避免性生活至治愈,注意会阴清洁,每日更换内裤并用沸水消毒。饮食需清淡,多饮水促进排尿冲洗尿道。定期复查确保病原体清除,配偶需接受同步检查治疗。出现腰酸、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