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传导阻滞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心脏电信号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延迟或中断,可分为一度、二度(Ⅰ型和Ⅱ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通常由心肌炎、心肌缺血、药物影响、先天性因素或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起搏器治疗。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PR间期延长,但所有心房激动均可下传至心室,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仅感轻微心悸。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出现心室漏搏,常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药物作用相关,部分患者活动后症状可缓解。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激动突然不能下传,易进展为三度阻滞,需警惕晕厥风险。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与心室电活动完全分离,心室率显著减慢,可能引发阿斯综合征,须立即干预。部分患者可因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纤维化或心脏手术后瘢痕形成导致传导系统永久性损伤。
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监测心率变化,限制咖啡因摄入。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控制基础疾病,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时需定期复查心电图。植入起搏器患者需避免强磁场环境,定期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出现突发意识丧失或持续胸痛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