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右侧附件增大可能与生理性囊肿、盆腔炎、卵巢肿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附件区包括卵巢和输卵管,增大多由炎症、激素变化或占位性病变引起,需结合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1、生理性囊肿
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囊肿或卵泡未破裂导致的滤泡囊肿,是育龄期女性附件增大的常见原因。超声检查可见单侧附件区圆形无回声区,壁薄光滑,直径通常小于5厘米,多数在2-3个月经周期内自然消退。此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变化,若出现剧烈腹痛需警惕囊肿破裂或蒂扭转。
2、盆腔炎
淋球菌或衣原体等病原体上行感染可引起输卵管卵巢脓肿,导致附件区增厚伴压痛。患者常有下腹坠痛、发热、脓性白带等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盐酸多西环素片,严重者可能需要腹腔镜引流。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不孕。
3、卵巢肿瘤
浆液性囊腺瘤、畸胎瘤等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超声显示包膜完整的囊实性肿块;恶性肿瘤如卵巢癌则表现为实性不均质包块伴腹水。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有助于鉴别,确诊需病理检查。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根据病情选择附件切除术或全面分期手术,术后可能需配合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4、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会导致患侧附件膨大增粗,伴随停经后阴道流血和剧烈腹痛,尿妊娠试验阳性。超声可见附件区混合回声包块,盆腔积血提示输卵管破裂可能。紧急情况下需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血HCG水平较低时可尝试甲氨蝶呤注射液保守治疗。
5、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侵袭卵巢形成巧克力囊肿,表现为附件区固定压痛包块,月经期疼痛加重。超声显示囊肿内密集点状回声,CA125轻度升高。轻症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中重度需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术后可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预防复发。
发现右侧附件增大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急性腹痛需立即就医。日常保持会阴清洁,经期禁止性生活降低感染风险。建议每半年进行妇科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筛查,40岁以上女性需加强监测。若伴随月经紊乱、消瘦或腹胀等症状,应尽早完善磁共振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