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蝶入路手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判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主要依据鼻腔持续流出清亮液体、低头时流量增加、葡萄糖定性试验阳性等特征。脑脊液鼻漏可能与术中硬膜损伤、颅底缺损、术后感染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漏口位置。
术后患者若出现单侧或双侧鼻腔持续流出无色透明液体,尤其在低头、咳嗽或打喷嚏时流量增多,需高度怀疑脑脊液鼻漏。液体质地清亮、无黏稠感,与普通鼻分泌物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头痛或颅内低压症状。临床常用葡萄糖氧化酶试纸检测,若液体中葡萄糖含量较高且与脑脊液浓度接近,可初步判断为脑脊液。进一步通过颅底薄层CT或核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可明确漏口位置及范围,必要时行腰椎穿刺注入荧光素钠辅助定位。
少数情况下,脑脊液鼻漏可能表现为间歇性渗液或与血性分泌物混合,易被误认为术后正常渗血。若漏液量少且症状不典型,需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鉴别。合并发热、颈部僵硬或意识改变时,需警惕颅内感染。对于疑似病例,应避免用力擤鼻、剧烈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行为,防止逆行感染。
术后早期发现脑脊液鼻漏应及时处理,避免继发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患者需保持半卧位休息,限制活动,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若漏液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神经系统症状,需考虑手术修补。日常护理中应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打喷嚏,监测体温和意识状态变化,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