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康复要注意避开哪些误区

发布于 2025/07/06 12:41

骨折后康复需避免盲目静养、过早负重、忽视疼痛信号、过度依赖药物及忽略营养补充等常见误区。骨折康复需要科学指导,错误方式可能延缓愈合或导致二次损伤。

1、盲目静养

长期绝对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骨质疏松。骨折稳定后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或低强度肌肉收缩训练,如踝泵运动或握力练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完全卧床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风险。

2、过早负重

未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时过早承重可能造成内固定物断裂或骨折移位。下肢骨折需严格遵循X线复查结果,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使用拐杖或支具分散压力。胫骨骨折患者通常需6-8周后才允许尝试踩地。

3、忽视疼痛信号

康复锻炼中出现持续剧痛提示可能存在骨痂撕裂或内固定失效。训练强度应以轻度酸胀感为限,突发锐痛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腕部骨折康复期若出现握拳时放射痛,可能提示神经压迫。

4、过度依赖药物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抑制骨痂形成,镇痛药掩盖病情变化。急性期后可逐渐减少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使用,转为物理疗法缓解症状。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应依据血钙检测结果调整。

5、忽略营养补充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胶原合成,每日需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维生素K2帮助钙沉积。吸烟和过量咖啡因会显著延缓骨折愈合速度。

康复期间建议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强度。饮食注意增加乳制品、深海鱼及深色蔬菜摄入,避免高盐饮食加速钙流失。夜间使用枕头垫高患肢可减轻肿胀,天气变化时注意骨折部位保暖。若出现患肢麻木、皮肤发紫或异常发热需及时就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