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手术后可通过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功能性训练等方式进行康复。康复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分阶段进行,避免过早负重或过度活动导致二次损伤。
1、被动活动
术后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通过他人辅助或器械帮助进行踝关节背伸和跖屈活动。被动活动有助于防止关节僵硬和粘连,促进跟腱愈合。可使用弹力带或毛巾辅助进行踝关节的被动牵拉,动作需轻柔缓慢进行,避免过度牵拉导致疼痛或损伤。
2、主动活动
术后2-4周可开始主动活动训练,包括踝泵运动、踝关节画圈等。主动活动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训练时应控制活动幅度,避免突然发力或过度活动。可配合冷敷减轻训练后的肿胀和疼痛。
3、力量训练
术后4-8周可逐步增加力量训练,包括小腿三头肌等长收缩、抗阻训练等。力量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训练时应循序渐进,从低强度开始,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长。可使用弹力带或自身重量进行抗阻训练。
4、平衡训练
术后8-12周可进行平衡训练,包括单腿站立、平衡板训练等。平衡训练可提高本体感觉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降低再次损伤风险。训练时应选择安全环境,必要时使用辅助器具防止跌倒。可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如闭眼站立或在不稳定表面训练。
5、功能性训练
术后12周后可进行功能性训练,包括上下台阶、慢跑、跳跃等。功能性训练可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训练时应穿戴合适的运动鞋,避免在湿滑或不平整地面训练。可结合专项运动需求进行针对性训练。
跟腱断裂术后康复训练需严格遵循医嘱,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调整训练计划。训练过程中如出现明显疼痛、肿胀或不适,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就医。康复期间应保持均衡营养,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避免吸烟和饮酒,保证充足睡眠,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评估康复进展,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