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牙齿长出肉球可能是萌出性囊肿、牙龈炎、根尖周炎、乳牙滞留或血管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1.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过程中可能压迫牙龈形成淡蓝色囊泡,通常无痛感且随牙齿萌出自行消退。若囊肿持续增大或感染,需由口腔医生穿刺引流,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
2.牙龈炎
口腔卫生不良导致菌斑堆积刺激牙龈,表现为红肿肉芽组织增生。家长需帮助儿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配合生理盐水含漱。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西吡氯铵含片或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
3.根尖周炎
龋齿未治疗引发牙髓坏死,脓液穿透牙槽骨形成根尖区脓肿。需拍摄牙片确认感染范围,进行根管治疗清除病灶,急性期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缓解症状。
4.乳牙滞留
恒牙萌出受阻导致乳牙根部吸收不全,牙龈表面形成坚韧肿物。需拔除滞留乳牙并切开牙龈助萌,术后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创面愈合。
5.血管瘤
先天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紫红色柔软包块,常见于牙龈黏膜。较小病灶可观察,增长迅速者需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或激光治疗。
家长发现儿童牙龈异常增生时,应避免自行挑破或挤压,每日用儿童专用牙线清理牙缝。饮食宜选择软质食物如蒸蛋、土豆泥,避免过热或坚硬食物刺激患处。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乳牙期即可开始涂氟防龋,恒牙萌出阶段可通过咬合诱导预防牙齿排列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