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牙前的6个注意事项你了解吗

发布于 2025/07/06 20:46

镶牙前需注意口腔清洁、牙周治疗、骨质评估、临时修复体使用、材料选择和咬合关系调整等事项。镶牙是修复牙齿缺损或缺失的常见方法,术前准备直接影响修复效果和长期稳定性。

1、口腔清洁

术前需彻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避免细菌感染影响愈合。牙龈炎患者应先进行洁治,龋齿需完成充填治疗。建议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控制菌群,刷牙时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邻间隙。口腔卫生不良可能导致种植体周围炎或修复体脱落。

2、牙周治疗

存在牙周病时需先进行基础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重度牙周炎可能导致骨量不足,需通过引导骨再生术恢复牙槽嵴高度。治疗后可观察4-8周,待探诊深度小于3毫米再行修复。未控制的牙周感染会加速种植体周围骨吸收。

3、骨质评估

通过锥形束CT测量牙槽骨密度和高度,骨量不足时需考虑骨增量手术。上颌后牙区需注意窦底提升风险,下颌需避开颏神经走行。吸烟者骨结合成功率较低,建议术前戒烟。骨质疏松患者可能需要配合生物活性涂层种植体。

4、临时修复体

过渡义齿应避免压迫牙龈和种植区,活动义齿需定期调整基托。固定临时冠边缘需与牙龈保持0.5毫米距离,使用丙烯酸树脂材料减少刺激。临时修复期通常持续3-6个月,期间禁止咀嚼硬物。不当的临时修复可能导致骨改建异常。

5、材料选择

全瓷材料适用于前牙美学区,二氧化锆强度适合后牙负重区。金属烤瓷冠需注意颈缘黑线问题,纯钛支架适合过敏体质。数字化设计可提高修复体精度,咬合面厚度需达到1.5毫米。材料生物相容性不足可能引发牙龈着色或过敏反应。

6、咬合调整

修复体就位后需检查正中颌与侧方运动,使用咬合纸标记早接触点。单冠修复邻接关系应能通过牙线但有阻力,桥体需形成生理性外展隙。夜磨牙患者建议佩戴颌垫,避免修复体崩瓷。长期咬合不平衡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

镶牙后需定期复查修复体密合度,每年进行专业洁治维护基牙健康。避免用修复牙咬硬壳类食物,使用牙线清洁桥体下方。出现松动、疼痛或牙龈肿胀应及时就诊,夜间可佩戴保护颌垫减少磨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建议每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评估骨结合状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