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肠梗阻 小肠梗阻的具体表现解说

发布于 2025/07/07 06:59

小肠梗阻是指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排便排气。小肠梗阻通常由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肿瘤压迫或肠系膜血管栓塞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及时干预。

1、腹痛

小肠梗阻患者早期出现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中腹部。随着病情进展,腹痛可能转为持续性并伴有压痛,肠鸣音初期亢进后期减弱。腹痛可能与肠管痉挛、缺血或穿孔有关,需通过腹部CT或立位腹平片明确梗阻部位。

2、呕吐

呕吐是小肠梗阻的典型症状,高位梗阻时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或胆汁样液体;低位梗阻呕吐发生较晚,可能含有粪臭味液体。反复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液纠正。

3、腹胀

梗阻远端肠管积气积液引发腹胀,腹部膨隆程度与梗阻部位相关。低位梗阻时全腹膨隆明显,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胀加重可能提示肠缺血或穿孔风险,需监测腹围变化及腹膜刺激征。

4、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但早期可能排出梗阻远端残留粪便。不完全梗阻时仍有少量排气排便。该症状需与便秘鉴别,肛门指检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判断梗阻性质。

5、全身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发热、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全身反应,提示肠管缺血坏死或感染性休克。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酸中毒等表现,此时需紧急手术解除梗阻并切除坏死肠段。

怀疑小肠梗阻时应禁食禁水,避免加重肠管扩张。及时就医完善腹部影像学检查,单纯性梗阻可尝试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出现腹膜刺激征或全身中毒症状需急诊手术。术后早期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逐步过渡饮食从流质到普食,定期复查防止粘连性梗阻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