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结膜炎的主要症状有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等。细菌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结膜炎症,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需及时就医进行抗菌治疗。
1、眼部充血
结膜血管扩张导致眼白部分发红,可能呈现弥漫性或局部片状充血。患者常主诉眼睛发红且持续不消退,充血程度与感染严重性相关。急性期充血明显,可能伴有结膜下出血点。需避免揉眼,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菌药物。
2、分泌物增多
晨起时眼睑常被黄白色脓性分泌物黏连,分泌物可呈黏液性或脓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分泌物较黏稠,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时分泌物较稀薄。分泌物增多可能造成暂时性视物模糊,需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睑缘,配合使用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控制感染。
3、异物感
患者自觉眼内有砂砾样摩擦感,可能因炎症刺激或分泌物附着导致。症状在眨眼时加重,部分患者会频繁揉眼反而加重炎症。可冷敷缓解不适,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必要时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
4、畏光流泪
角膜受累时会出现明显畏光现象,强光刺激下反射性泪液分泌增加。儿童患者可能因畏光而频繁眨眼或闭眼。建议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夜间使用红霉素眼膏保护角膜,避免并发角膜炎。
5、眼睑肿胀
炎症反应导致眼睑组织水肿,严重时可能出现睑结膜滤泡增生。婴幼儿可表现为拒绝睁眼,需家长轻柔清洁眼睑。急性期可冷敷消肿,配合使用氯霉素滴眼液,避免发展为眶周蜂窝织炎。
细菌性结膜炎具有传染性,患者应单独使用毛巾并每日煮沸消毒。治疗期间避免游泳、化眼妆等行为,症状加重或出现视力下降需立即复诊。日常注意手部卫生,不用脏手揉眼,过敏性体质者需与过敏性结膜炎鉴别。儿童患者家长应协助规范用药,完成全程治疗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