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日常护理需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限制饮酒、规律运动、定期监测肝功能等方式综合干预。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每日蛋白质摄入以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烹饪方式建议选择煮、蒸、炖,限制每日食用油用量。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2、体重管理
通过饮食与运动结合方式将BMI控制在18.5-23.9范围。每周减重幅度不宜超过0.5-1公斤,避免快速减重导致肝细胞损伤。腰围男性应小于90厘米,女性小于85厘米。可记录每日饮食和体重变化,必要时寻求营养师指导。
3、戒酒限酒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需严格戒酒,非酒精性脂肪肝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5克乙醇(约啤酒750毫升)。长期饮酒者应逐步减量,避免突然戒断引发戒断反应。注意避免含酒精药物和食品。
4、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70%范围。可结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避免久坐,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
5、定期监测
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血糖、血脂和肝脏超声。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等症状及时就医。合并代谢综合征者需同步监测血压、血糖。避免自行服用可能伤肝的药物或保健品。
脂肪肝患者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保持作息规律和情绪稳定。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避免熬夜。可学习正念减压等心理调节方法。注意预防病毒性肝炎,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个人物品。日常可饮用淡茶,但避免浓茶和咖啡过量。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