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25是一种糖蛋白类肿瘤标志物,主要用于卵巢癌的辅助诊断和疗效监测,也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良性疾病相关。
1、卵巢癌筛查
CA-125在80%以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升高,是卵巢上皮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其水平变化可反映肿瘤负荷,术后数值下降提示治疗有效,持续升高可能预示复发。但早期卵巢癌仅50%患者出现CA-125异常,需结合阴道超声联合筛查。
2、疗效监测
化疗期间每2-3个月检测CA-125可评估治疗效果,数值下降超过50%视为治疗有效。若治疗结束后CA-125持续低于35U/ml,提示病情稳定。但需注意部分患者存在CA-125假阴性,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3、良性疾病关联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可能轻度升高至100U/ml以下,盆腔炎急性期可达200U/ml。肝硬化腹水、结核性腹膜炎等也可引起指标异常,需通过妇科检查、肿瘤影像学等排除恶性病变。
4、其他恶性肿瘤
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可能伴随CA-125升高,但特异性较低。胰腺癌患者中50%可出现CA-125异常,多同时伴有CA19-9升高。这类情况需通过增强CT、胃肠镜等进一步明确原发灶。
5、检测注意事项
月经期、妊娠早期CA-125可能生理性升高2-3倍。检测前应避开月经周期,避免剧烈运动。对于绝经后女性,CA-125超过35U/ml需重点排查卵巢病变,建议联合HE4检测提高特异性。
定期妇科体检是预防卵巢癌的关键,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CA-125和阴道超声联合筛查。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避免长期雌激素暴露有助于降低卵巢疾病风险。若检测结果异常,应及时至妇科或肿瘤科就诊,通过影像学、病理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