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磨牙烂的还剩点根可通过根管治疗、牙冠修复、拔牙后种植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嵌体修复等方式处理。第二磨牙残根通常由龋病、牙外伤、牙周病、磨牙症、不良修复体等因素引起。
1、根管治疗
当残根长度足够且牙周组织健康时,可清除腐质后行根管治疗。该方法通过去除感染牙髓并用牙胶尖充填根管,能保留天然牙根。治疗后可配合复合树脂填充缺损,适用于龋病导致的残根。需注意根管治疗后牙齿脆性增加,可能伴随咬合疼痛或牙龈肿胀。
2、牙冠修复
根管治疗后的残根需全冠修复保护。金属烤瓷冠或全瓷冠能恢复牙齿形态功能,尤其适合后牙区。修复前需确保残根有3毫米以上健康牙体,且根尖无炎症。可能出现修复体松动或继发龋,需定期复查。牙周病患者需先控制炎症再行修复。
3、种植修复
无法保留的残根拔除后,可在骨量充足时选择种植牙修复。种植体能模拟天然牙根结构,避免邻牙磨损。但需满足牙槽骨高度大于10毫米的条件,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后再种植。可能出现种植体周围炎或骨结合失败,术后需严格维护口腔卫生。
4、活动义齿
对于多颗牙缺失伴残根的情况,可设计带精密附件的活动义齿。利用残根设置栓道固位体能提高义齿稳定性,适合经济条件有限或骨量不足者。需每日清洁义齿和基牙,可能出现基牙龋坏或黏膜压痛,每3年需重新衬垫。
5、嵌体修复
残根缺损范围局限时可采用高嵌体修复,通过CAD/CAM技术制作瓷嵌体粘接修复。比全冠保留更多牙体组织,适合牙体剩余较多的轻度缺损。可能出现嵌体脱落或边缘微渗漏,需避免咬硬物。夜磨牙患者需配合使用颌垫保护。
建议及时到口腔修复科就诊,通过X线评估残根条件后选择合适方案。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吸烟者需戒烟以促进牙周健康。修复后出现咬合不适或修复体松动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