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腰骶部酸痛、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腹泻等不适症状。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通常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继发性痛经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有关。建议痛经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及时就医。
1、下腹部疼痛
下腹部疼痛是痛经最典型的症状,多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钝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疼痛通常从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持续2-3天,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这种疼痛可能与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有关。对于严重疼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缓解症状。
2、腰骶部酸痛
腰骶部酸痛常伴随下腹痛出现,表现为腰部及骶部酸胀、沉重感。这种不适可能由于盆腔充血或子宫收缩牵拉周围韧带所致。热敷腰骶部有助于缓解症状,也可遵医嘱使用萘普生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若疼痛持续加重,需排除腰椎病变或盆腔炎症等可能。
3、恶心呕吐
部分女性在痛经期间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这与前列腺素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有关。症状较轻时可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空腹。若呕吐严重导致脱水,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止吐药物,必要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4、头晕乏力
痛经期间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甚至晕厥。这多与疼痛刺激、失血及前列腺素引起的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有关。建议经期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若症状明显,可适量补充含铁食物预防贫血,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养血当归糖浆等药物调理。
5、腹泻
部分女性在月经期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这与前列腺素刺激肠道蠕动加快有关。症状轻微时注意腹部保暖,饮食清淡易消化。若腹泻严重,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持续腹泻需警惕肠道感染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可能。
痛经女性应注意经期保健,保持腹部温暖,避免受凉和剧烈运动。饮食上可适量食用温性食物如红糖姜茶、桂圆等,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若痛经症状逐年加重或伴随月经异常,应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痛经期间可尝试热敷下腹部或进行轻柔按摩缓解不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