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经常扁桃体炎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邻近器官炎症蔓延、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
每日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降低扁桃体反复感染概率。家长需帮助孩子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避免食物残渣滞留。若扁桃体表面存在分泌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2、增强免疫力
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能改善体质,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喉。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C或锌制剂,如维生素C泡腾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但不可自行长期服用。
3、合理饮食
避免辛辣、过烫或坚硬食物刺激扁桃体,多摄入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鱼肉粥等,帮助黏膜修复。过敏体质儿童需排查牛奶、海鲜等可能诱发炎症的食物。
4、药物治疗
细菌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急性发作期可配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缓解肿痛,发热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反复发作需检查链球菌抗体,必要时进行长效青霉素治疗。
5、手术治疗
每年发作超过7次或伴有睡眠呼吸暂停时,医生可能建议扁桃体切除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创伤较小,传统剥离术适用于粘连严重病例。术后需流质饮食2周,避免剧烈咳嗽导致出血。
家长应定期观察孩子咽喉情况,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减少粉尘和二手烟暴露。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体温超过38.5℃时及时就医。若伴随耳朵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能提示并发症,须完善血常规和咽喉拭子检查。日常可练习深呼吸增强肺功能,但避免过度用嗓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