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常见侵入途径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08 13:12

病毒侵入人体的常见途径主要有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破损皮肤、血液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1、呼吸道黏膜

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或气溶胶经鼻腔、口腔等呼吸道黏膜侵入。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可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释放的含病毒飞沫传播。病毒附着于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后,通过细胞表面受体进入细胞内复制。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可降低感染概率。

2、消化道黏膜

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经口摄入。病毒耐受胃酸后在小肠上皮细胞繁殖,引发腹泻呕吐。生食海鲜、未洗净果蔬是常见传播媒介。饭前便后洗手、食物充分加热可阻断传播链。

3、破损皮肤

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破损处侵入。被污染器械刺伤、共用注射器等行为是高风险途径。病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避开皮肤物理屏障。规范医疗操作、避免皮肤暴露可预防感染。

4、血液传播

丙型肝炎病毒、埃博拉病毒等通过输血、器官移植或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病毒在血液中大量存在,通过血管内皮细胞或免疫细胞扩散。严格筛查血液制品、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能有效控制传播。

5、母婴垂直传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感染胎儿。妊娠期病毒经脐带血进入胎儿循环系统,或分娩时接触母体分泌物感染。孕期抗病毒治疗、选择剖宫产可减少传播风险。

日常需注意个人防护,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消毒双手,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出现持续发热、皮疹等疑似病毒感染症状时,应佩戴口罩前往感染科就诊。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及免疫缺陷者,更需加强防护措施,必要时接种相关疫苗预防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