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通常需要做胎心监护、超声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四项检查。
1、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是孕晚期的重要检查项目,通过监测胎儿心率变化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状态。胎心监护可以及时发现胎儿缺氧等情况,通常从妊娠32-34周开始,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时孕妇需采取半卧位,医生会将探头固定在腹部监测20-40分钟。若发现胎心率异常,可能需要延长监护时间或进一步检查。
2、超声检查
孕晚期超声检查主要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羊水量、胎盘位置及成熟度。通过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股骨长等指标,判断胎儿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超声还能发现胎儿结构异常、脐带绕颈等情况。孕32-34周通常需进行一次全面超声检查,临近分娩前可能再次复查。
3、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可监测孕妇血红蛋白水平,筛查妊娠期贫血。孕晚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生理性贫血,但严重贫血会影响胎儿供氧。同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能提示感染风险,血小板计数可评估凝血功能。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干预,避免影响分娩安全。
4、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能筛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尿路感染。通过检测尿蛋白可早期发现子痫前期,尿糖监测有助于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尿液中白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需及时治疗避免引发早产。孕晚期建议每1-2周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查。
孕晚期除定期产检外,孕妇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铁、钙等营养素,避免高盐高糖饮食。每天进行适度活动如散步,但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胎动变化,记录胎动次数,如发现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应立即就医。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为分娩储备体力。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阴道出血等临产征兆时需及时住院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