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次数少可能与肾功能异常有关,但并非唯一判断标准。肾不好的常见症状主要有排尿异常、水肿、疲劳乏力、食欲下降、皮肤瘙痒等。
1、排尿异常
肾功能下降可能导致尿量减少或夜尿增多,部分患者会出现泡沫尿、血尿。这些症状可能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有关。肾小球肾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配合使用阿魏酸哌嗪片等改善微循环药物。日常需监测24小时尿量变化。
2、水肿
晨起眼睑或下肢水肿是肾病的典型表现,与蛋白流失、水钠潴留有关。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水肿,需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配合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日常生活中需限制食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记录体重变化。
3、疲劳乏力
肾功能不全时毒素蓄积可引发持续性疲劳,常伴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慢性肾衰竭患者需使用复方α-酮酸片调节代谢,配合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改善贫血。建议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定期检测血肌酐值。
4、食欲下降
尿毒症前期常见恶心呕吐、味觉异常等消化系统症状,与尿素氮刺激胃肠黏膜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配合药用炭片吸附毒素。饮食应选择低蛋白、高热量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油腻刺激。
5、皮肤瘙痒
晚期肾病患者因钙磷代谢紊乱会出现全身瘙痒,皮肤干燥脱屑。需使用碳酸镧咀嚼片降血磷,配合氯雷他定片缓解瘙痒。日常护理应选用温和沐浴露,洗澡水温不超过40℃,浴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
发现排尿习惯改变建议记录每日饮水量与尿量,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饮食需控制蛋白质摄入量,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避免滥用解热镇痛药等肾毒性药物,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若出现持续水肿或尿量明显减少,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