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膜损伤可能由外伤、感染、化学刺激、干眼症、角膜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眼角膜损伤通常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
1、外伤
机械性外伤是角膜损伤的常见原因,如异物划伤、指甲刮蹭或外力撞击。角膜上皮层受损后可能出现剧烈眼痛、异物感,严重时可导致角膜基质层混浊。医生可能开具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或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佩戴防护镜可降低外伤风险。
2、感染
细菌性角膜炎常见于隐形眼镜佩戴不当或眼部卫生不良,表现为眼睑红肿、脓性分泌物。真菌性角膜炎多与植物性外伤相关,病灶呈羽毛状边缘。抗感染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药物,如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伏立康唑滴眼液应对真菌感染。早期就医可避免角膜穿孔。
3、化学刺激
强酸强碱溅入眼部会立即引起角膜上皮溶解,家用清洁剂、染发剂等弱刺激性物质长期接触也可导致慢性损伤。应急处理需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以上,后续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修复角膜。从事危险作业时应佩戴护目镜。
4、干眼症
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强会使角膜失去保护,出现干燥性点状上皮缺损。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空调环境干燥是诱因。人工泪液如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可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进行泪小点栓塞术。保持环境湿度40%-60%有助于改善病情。
5、角膜营养不良
遗传性角膜病变如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角膜基质层出现白色沉积物。圆锥角膜早期可通过角膜交联术控制进展,晚期需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患者应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
角膜损伤后应避免揉眼、强光刺激及游泳等可能感染的活动,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如胡萝卜、菠菜、深海鱼类等。若出现视物模糊加重、眼部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需立即复查,严重角膜瘢痕可能需考虑角膜移植手术恢复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