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疼痛特点及诱发因素。胃溃疡多发生在胃窦和胃小弯,疼痛常于餐后加重;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球部,疼痛以空腹或夜间为主。两者均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但十二指肠溃疡更易受高胃酸影响。
1、发病部位
胃溃疡多发生于胃窦和胃小弯区域,病变位置靠近胃体中部。十二指肠溃疡则集中在十二指肠球部,即紧邻胃幽门的起始段。内镜检查可明确区分两者,胃溃疡边缘多不规则,十二指肠溃疡常呈圆形或椭圆形。
2、疼痛特点
胃溃疡疼痛多在进食后30-60分钟出现,因食物刺激溃疡面导致,持续1-2小时逐渐缓解。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饥饿痛或夜间痛,进食后反而减轻,与胃酸直接刺激暴露的神经末梢相关,疼痛可放射至背部。
3、胃酸分泌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基础胃酸分泌量和最大酸排量通常超过正常值,胃蛋白酶原水平升高明显。胃溃疡患者胃酸分泌多正常或偏低,部分因胃黏膜防御机制减弱导致,如前列腺素合成不足或黏液屏障破坏。
4、并发症风险
胃溃疡更易发生出血和恶变,出血量较大时可呕鲜血。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概率较高,突发剧烈腹痛伴板状腹是典型表现。两者均可引起幽门梗阻,但十二指肠溃疡因瘢痕收缩导致的梗阻更常见。
5、诱发因素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酗酒、应激状态易诱发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与遗传因素关联更强,O型血人群发病率较高,吸烟、咖啡因摄入会显著增加复发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十二指肠溃疡中检出率可达90%以上。
胃溃疡需定期胃镜复查排除癌变,十二指肠溃疡应关注夜间症状变化。两者均需规范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少量多餐中和胃酸。出现黑便、呕血或体重骤降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