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乳突炎可能由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低下、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乳突切除术、对症处理、生活护理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
化脓性链球菌或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经咽鼓管逆行感染是中耳乳突炎的主要病因。患者会出现耳痛、耳闷胀感及听力下降,可能伴随发热。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控制感染,鼓室积液明显时需配合鼓膜穿刺引流。
2、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或鼻炎导致鼻咽部炎症蔓延至中耳腔,引发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潴留。典型表现为耳部跳痛伴耳鸣,可能伴随鼻塞流涕。急性期可选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缓解鼻部症状,同时使用氯霉素滴耳液预防继发感染。
3、咽鼓管功能障碍
儿童腺样体肥大或成人鼻咽部肿瘤压迫可导致咽鼓管通气障碍,形成负压性中耳炎并继发乳突炎。特征性症状为耳闷塞感和自声增强,可能伴随睡眠打鼾。需通过鼻咽镜明确病因,腺样体肥大者可选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肿瘤患者需手术解除压迫。
4、免疫低下
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易发生真菌性或耐药菌感染。除常规耳部症状外,可能出现乳突区皮肤红肿破溃。需进行脓液培养后选用伏立康唑片或万古霉素注射液,同时控制基础疾病,配合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
5、鼓膜穿孔
外伤或慢性炎症导致的鼓膜缺损使病原体直接侵入乳突气房。临床表现为长期耳漏伴臭味分泌物,可能伴随眩晕。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进水,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穿孔较大者需行鼓室成形术。
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保持鼻腔通畅。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面瘫等并发症时需立即就医,慢性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听力检查和颞骨CT评估。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睡眠时的耳部触碰反应,及时清理鼻腔防止分泌物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