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发病过程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咽痛等症状,按严重程度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和终末期三个阶段。
1、早期表现
流感早期症状多为突然发热,体温可快速升高至38-40摄氏度,伴有明显畏寒或寒战。患者常感觉全身乏力,肌肉关节酸痛以腰背部和四肢为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头痛、眼眶胀痛等不适。鼻塞、流清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在早期可能不明显,但咽喉干燥或刺痛感较常见。
2、进展期
病程进入2-3天后,呼吸道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持续性干咳或咳少量黏痰。发热可能持续3-5天,伴随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等体征。部分患者会有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儿童更易出现呕吐或腹泻。此时全身症状如头痛、肌肉酸痛可能达到高峰,活动时呼吸困难感明显。
3、终末期
若无并发症,发热通常在5-7天逐渐缓解,但咳嗽、乏力可能持续2周以上。高龄或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重症表现,提示可能发展为肺炎等并发症。部分患者恢复期存在较长时间的疲倦感、注意力不集中等后遗症状。
流感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汤品等食物。发热时可进行温水擦浴物理降温,咳嗽剧烈时保持室内湿度50%-60%。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勤洗手、戴口罩等防护措施,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