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性肺炎需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主要诊断依据包括新发肺部浸润影、发热或白细胞异常,以及呼吸道脓性分泌物。
患者住院48小时后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是常见表现,痰液可能呈黄绿色或铁锈色。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支气管呼吸音,部分患者伴随胸痛或呼吸困难。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新发斑片状浸润影,多分布于肺下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上升。痰培养、血培养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可明确病原体,常见致病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于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患者,需警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这类患者可能出现气道分泌物增多、氧合指数下降或不明原因发热。免疫抑制患者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仅表现为意识状态改变或血糖控制恶化。部分老年患者以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为首发症状,肺部体征不明显但影像学已出现实变。尿抗原检测对军团菌肺炎有较高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有助于诊断非典型病原体感染。
诊断医院获得性肺炎需排除肺不张、心力衰竭和肺栓塞等疾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系统可辅助评估,但确诊仍需结合微生物学证据。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如长期卧床、误吸史和广谱抗生素使用史有助于预防。住院期间应加强口腔护理、抬高床头和尽早活动,减少病原菌定植。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