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进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变浅或节律异常。患者可能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严重时出现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等表现。呼吸困难可能与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水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氨茶碱注射液、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药物。
2、发绀
发绀是指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是缺氧的典型表现,常见于口唇、甲床等末梢循环丰富部位。发绀可能与严重低氧血症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青紫、四肢末梢发凉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低流量吸氧、无创机械通气等措施,必要时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3、精神神经症状
精神神经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主要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尼可刹米注射液、纳洛酮注射液等呼吸兴奋剂,同时配合机械通气治疗。
4、循环系统症状
循环系统症状包括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或降低、心律失常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这些症状可能与缺氧导致的心肌损害、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血管扩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多巴胺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
5、消化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消化道出血等,主要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胃肠黏膜损伤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胃黏膜保护剂,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呼吸衰竭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受凉感冒,戒烟限酒,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饮食上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建议家庭配备制氧机,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氧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