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留置导尿管、尿道扩张术、尿道吻合术、尿道成形术、耻骨上膀胱造瘘术等。尿道损伤通常由外伤、医源性损伤、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排尿困难、血尿、尿外渗等症状。
1、留置导尿管
留置导尿管适用于轻度尿道损伤,如尿道黏膜挫伤或部分裂伤。通过插入导尿管引流尿液,减少尿液对损伤部位的刺激,帮助尿道自然愈合。导尿管留置时间通常为7-14天,期间需保持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若损伤较轻,多数患者可通过该方法恢复。
2、尿道扩张术
尿道扩张术用于尿道狭窄或部分断裂的损伤。在局部麻醉下,使用尿道探条逐步扩张狭窄段,恢复尿道通畅。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再次狭窄。该方法对医源性损伤或炎症导致的狭窄效果较好,但可能需多次扩张。
3、尿道吻合术
尿道吻合术适用于完全性尿道断裂,尤其是后尿道损伤。手术通过开放或腔镜方式,将断裂的尿道两端吻合,恢复尿道连续性。术后需留置导尿管4-6周,确保吻合口愈合。该方法对车祸、坠落等外伤导致的严重损伤效果明确。
4、尿道成形术
尿道成形术用于复杂尿道损伤或长段尿道缺损。利用自体组织如包皮、口腔黏膜等重建尿道,适用于多次手术失败或先天性畸形的患者。手术创伤较大,需严格预防感染,术后可能需长期随访。
5、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作为临时或永久性尿流改道方法,适用于无法立即修复的严重尿道损伤。通过腹壁造瘘引流尿液,减轻膀胱压力,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术后需定期更换造瘘管,注意皮肤护理。
尿道损伤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稀释尿液,减少排尿刺激。饮食以清淡为主,限制辛辣食物,预防便秘。术后需复查尿流率、尿道造影等评估恢复情况。若出现发热、排尿疼痛加重或造瘘口渗液,应及时就医。长期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尿道狭窄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