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带状疱疹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单侧头面部疼痛、簇集性水疱、皮肤灼热感、神经痛以及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头部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当免疫力下降时沿神经扩散至皮肤。
1、单侧头面部疼痛
疼痛通常出现在皮疹前2-3天,表现为持续性刺痛或灼痛,多局限于三叉神经眼支分布区域如额部、眼周或头皮。疼痛程度可从轻度不适到剧烈难忍,触摸或风吹可能加重症状。早期易误诊为偏头痛或颞动脉炎,需结合后续皮疹出现进行鉴别。
2、簇集性水疱
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后迅速进展为粟粒至绿豆大小的透明水疱,呈带状排列于单侧头面部,常见于前额、鼻翼及耳周。水疱3-5天后混浊破溃,7-10天结痂脱落。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形成脓疱,遗留瘢痕风险增加。眼周疱疹可能引发角膜炎需眼科急会诊。
3、皮肤灼热感
患处皮肤常有持续烧灼感或蚁走感,伴随明显触觉过敏,轻微触碰即可诱发疼痛。这与病毒损伤感觉神经末梢相关,症状可持续至皮疹消退后。冷敷可暂时缓解不适,但需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4、神经痛后遗症
约20%患者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电击样疼痛或持续性钝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高龄、糖尿病及免疫抑制者是高危人群。早期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有助于预防后遗症。
5、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出现低热、头痛、倦怠及淋巴结肿大等全身反应,多见于皮疹初发期。免疫缺陷患者可能伴发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血常规可见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RP轻度增高提示炎症反应。
头部带状疱疹急性期应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饮食需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蒸蛋羹、鱼肉泥,补充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恢复期可进行头皮轻柔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需避开未完全愈合的创面。若出现视力模糊、剧烈头痛或颈部僵硬需立即就医,警惕脑膜脑炎等并发症。疫苗接种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建议50岁以上人群咨询预防接种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