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主要分为过敏性哮喘、运动性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职业性哮喘和夜间哮喘五种类型,典型症状包括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哮喘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呼吸道感染等因素诱发,可能伴随鼻塞、打喷嚏等症状,需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
1、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是最常见的类型,多由花粉、尘螨等过敏原触发。患者接触过敏原后会出现突发性喘息,伴有喉部发紧感和阵发性干咳,部分人群可能同时出现过敏性结膜炎或湿疹。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沙丁胺醇吸入粉雾剂缓解症状,日常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并定期清洁居住环境。
2、运动性哮喘
运动性哮喘常在剧烈运动后发作,表现为运动后呼吸困难伴哮鸣音,寒冷干燥环境下症状加重。这类患者运动前可预防性使用色甘酸钠气雾剂,建议选择游泳等湿度较高的运动方式,运动时注意做好热身和呼吸节奏控制。
3、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慢性干咳为唯一症状,夜间及清晨咳嗽加剧,普通止咳药效果不佳。患者需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确诊,治疗常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同时要避免冷空气、油烟等刺激因素。
4、职业性哮喘
职业性哮喘因长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粉尘、金属烟雾等致敏物质引起,工作时症状明显,脱离环境后缓解。确诊后需调换工作岗位,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必要时需进行职业防护培训并佩戴专业防护装备。
5、夜间哮喘
夜间哮喘表现为睡眠中突然憋醒、端坐呼吸,凌晨时段症状最显著。这类患者睡前可使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保持卧室湿度在50%左右,抬高床头15度有助于减少胃酸反流诱发的发作。
哮喘患者应建立规范的用药日记,记录发作诱因和频率,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日常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虾蟹类海产品。室内保持通风但避免直接吹冷风,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适度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力量。若出现药物无法缓解的持续性喘息或口唇发绀,须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