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胃癌的区别

发布于 2025/07/13 18:16

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胃癌在病因、症状及预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的炎症性病变,胃癌则是胃黏膜的恶性增殖性疾病。

1、病因差异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胆汁反流等因素引起,属于可逆性病变。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萎缩性胃炎进展、遗传因素及高盐饮食等长期刺激相关,属于不可逆的恶性转化过程。

2、症状表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或反酸,症状多呈间歇性。胃癌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腹痛、体重骤降、呕血或黑便,部分患者可触及上腹包块。

3、内镜特征

胃镜下慢性浅表性胃炎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但黏膜皱襞结构正常。胃癌则表现为黏膜不规则隆起或溃疡,边缘呈堤坝状,可能伴有出血或僵硬区域,活检可发现癌细胞。

4、病理改变

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显示炎症细胞浸润局限于黏膜层,无腺体结构破坏。胃癌病理可见异型细胞增生、腺体结构紊乱,根据分化程度可分为腺癌、印戒细胞癌等类型。

5、治疗预后

慢性浅表性胃炎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抑酸治疗多可痊愈。胃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或靶向治疗,晚期患者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建议存在长期胃部不适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40岁以上人群应重视胃癌筛查。日常需避免高盐腌制食品,戒烟限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及时治疗。胃镜检查是鉴别两种疾病的核心手段,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或呕血等症状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