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出血怎么办 处理消化性溃疡出血四步走

发布于 2025/07/14 05:36

消化性溃疡出血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治疗、内镜止血、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消化性溃疡出血通常由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应激因素、胃黏膜防御机制减弱等原因引起。

1、禁食补液

急性出血期需立即禁食,避免食物刺激溃疡面加重出血。同时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或胶体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对于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出现休克症状者,需紧急输注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禁食期间可通过肠外营养支持满足机体需求,待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

2、药物治疗

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进行根除治疗。对于应激性溃疡可加用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严重出血时可短期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降低门静脉压力。

3、内镜止血

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可采用钛夹封闭出血点、局部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或硬化剂、电凝止血等方式控制活动性出血。对于Dieulafoy病变或动脉性出血,内镜下止血成功率较高。术后需继续抑酸治疗并监测再出血迹象,24小时内复查胃镜评估止血效果。

4、手术治疗

经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持续性出血,或合并穿孔等并发症时需外科干预。常见术式包括胃大部切除术、溃疡缝扎术联合迷走神经切断术等。手术可彻底切除溃疡病灶,但术后可能发生倾倒综合征、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恢复期应选择低纤维、低脂的软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浓茶咖啡。戒烟戒酒并规范服用抑酸药物8-12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束后4周需复查碳13呼气试验。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需联合胃黏膜保护剂,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和粪便潜血。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延误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一周热门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