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CTA通常在疑似冠心病、胸痛原因不明或心血管风险评估时进行。主要有冠状动脉狭窄筛查、支架术后复查、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评估、心肌桥诊断、心脏手术前评估等情况。
1、冠状动脉狭窄筛查
当患者存在胸闷、胸痛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时,可通过冠脉CTA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检查可清晰显示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帮助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介入治疗。若发现重度狭窄,可能需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2、支架术后复查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6-12个月,可通过冠脉CTA无创评估支架内是否发生再狭窄。相比传统造影,该检查能直观显示支架位置、形态及通畅情况,同时观察非支架段血管病变进展。但若支架直径小于3毫米或存在严重钙化,可能影响图像质量。
3、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
对于青少年突发胸痛或运动后晕厥者,冠脉CTA可明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瘘管等先天性畸形。这类解剖变异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检查能三维重建血管走行,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4、心肌桥诊断
冠状动脉某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下方称为心肌桥,可能引发劳力性心绞痛。冠脉CTA能动态观察心脏收缩期血管受压程度,测量隧道段长度和深度,辅助判断是否需要药物或手术治疗。
5、心脏手术前评估
心脏瓣膜置换、大血管手术等术前,需通过冠脉CTA排除合并的冠状动脉病变。检查可一次性评估冠状动脉解剖、心室功能及瓣膜情况,避免术中因未发现的冠脉问题导致并发症。
进行冠脉CTA前需空腹4小时,心率控制在70次/分以下,必要时服用β受体阻滞剂。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肾功能不全者需密切监测尿量。日常应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避免吸烟和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心电图等基础项目。若检查发现血管狭窄超过50%,应及时至心内科进一步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