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伤后处理伤口的正确方法主要包括冲洗消毒、止血包扎、接种疫苗、预防感染和观察伤口。需根据伤口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及时就医。
1、冲洗消毒
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可减少病毒和细菌残留。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若伤口较深,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内部,避免使用刺激性液体如双氧水。
2、止血包扎
浅表伤口压迫止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使用棉花等易粘连材料。出血较多时需持续按压5-10分钟,必要时使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动脉出血或伤口超过1厘米需立即就医缝合。
3、接种疫苗
所有犬咬伤均需评估狂犬病暴露风险,二级以上暴露需接种狂犬疫苗。头面部咬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破伤风疫苗若超过5年未加强也需接种。
4、预防感染
动物口腔细菌可能引发蜂窝织炎或败血症,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出现红肿热痛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复诊,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坏死性筋膜炎。
5、观察伤口
每日检查伤口愈合情况,48小时内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淋巴结肿大需就医。深层咬伤可能损伤神经肌腱,恢复期应避免剧烈活动。动物需隔离观察10天确认是否患狂犬病。
处理伤口后应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浸泡。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减少剧烈运动。若为流浪犬咬伤或无法确认动物免疫史,必须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并监测抗体水平。伤口愈合后可能遗留疤痕,可咨询皮肤科进行激光或药物祛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