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饮食调整、药物使用、活动限制及定期复查。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胆漏等并发症,需严格遵循医嘱。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若使用引流管,需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术后1-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以防伤口裂开。
2、饮食调整
术后初期以低脂流质饮食为主,如米汤、藕粉等,逐步过渡至半流质和软食。避免高脂、辛辣及油炸食物,减少胆汁分泌负担。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促进组织修复。每日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3、药物使用
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预防感染,或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排石。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复诊。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应按需使用,避免长期依赖。
4、活动限制
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弯腰动作,防止腹压增高影响愈合。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睡眠时建议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若出现腹痛加剧或黄疸需立即卧床休息并就医。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腹部超声或MRCP评估胆管通畅情况。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关注碱性磷酸酶等指标。若出现发热、陶土样大便等胆道梗阻症状,须急诊处理。长期随访有助于发现结石复发。
术后恢复期应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稀释胆汁。可适当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如进食菠菜、西兰花等。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影响消化功能。若需进行其他有创检查或治疗,应主动告知医生手术史。出现持续腹胀、呕吐等症状时不可拖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