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服用维生素C一般不会导致血压升高,但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对血压产生不良影响。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具有抗氧化、促进胶原蛋白合成等作用。
维生素C在正常剂量范围内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可能对血压调节产生积极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日维生素C摄入量为100毫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可适当增加。日常饮食中新鲜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草莓等均含有丰富维生素C,通过均衡饮食通常可满足需求。维生素C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缺乏时可能出现牙龈出血、伤口愈合缓慢等症状。
当每日维生素C摄入量长期超过2000毫克时,可能引起草酸盐排泄增加,增加肾结石风险。部分敏感人群可能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不良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大剂量维生素C可能干扰降压药物效果,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维生素C补充剂用量,避免与降压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如香蕉、菠菜等有助于钠盐排泄。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定期监测血压变化,若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