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伤口可通过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合理饮食、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剖腹产伤口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愈合延迟等问题,需特别注意术后恢复。
1、保持清洁干燥
术后伤口需每日用碘伏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洗澡时可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洗后立即擦干。若敷料被污染或浸湿应及时更换,接触伤口前需彻底清洁双手。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时禁止自行涂抹药膏,应就医处理。
2、避免剧烈活动
术后1周内避免提重物、弯腰等牵拉伤口的行为,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按压腹部减张。2周后可逐步恢复轻度活动,但6周内禁止盆浴、游泳等可能污染伤口的行为。使用收腹带需松紧适宜,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每天佩戴不超过8小时。
3、合理饮食
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和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每天饮水1.5-2升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影响愈合。
4、定期复查
术后7天需拆除缝线或检查可吸收线吸收情况,此后每2周复查直至伤口完全愈合。医生可能根据恢复情况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促进愈合。若出现发热、伤口剧痛、异常分泌物等感染征兆应立即就诊。
剖腹产术后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睡眠时采取半卧位减轻腹部张力。保持愉悦心情有助于恢复,可进行深呼吸练习促进血液循环。哺乳时使用哺乳枕避免压迫伤口,注意观察恶露变化与子宫复旧情况。产后42天需进行全面复查评估恢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