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愈合后可进行紫外线疗法、压力治疗、激光治疗、超声波治疗、功能性训练等物理治疗。
1、紫外线疗法
紫外线疗法通过特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愈合后的创面,能够抑制瘢痕增生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浅表性瘢痕或色素沉着区域,治疗时需根据皮肤反应调整剂量,通常每周进行2-3次。该疗法需在专业设备下由医师操作,避免过度照射导致皮肤损伤。
2、压力治疗
压力治疗采用弹性绷带或定制压力衣对愈合区域施加持续压力,可有效预防瘢痕挛缩和增生。建议在创面完全上皮化后尽早开始,每日持续穿戴23小时以上,维持6-12个月。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皮肤耐受性,调整压力强度防止血液循环障碍。
3、激光治疗
点阵激光或脉冲染料激光可改善烧伤后瘢痕的色泽、质地及弹性。激光能刺激胶原重塑,减轻瘢痕充血和瘙痒症状。需根据瘢痕类型选择不同波长,治疗间隔4-6周,通常需要3-5次疗程。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红斑,需加强防晒和保湿护理。
4、超声波治疗
低频超声波通过机械振动促进瘢痕组织软化,增强皮肤延展性。适用于关节部位肥厚性瘢痕,每次治疗10-15分钟,配合耦合剂避免皮肤灼伤。该疗法能缓解瘢痕粘连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常与手法松解联合应用。
5、功能性训练
针对烧伤部位设计渐进式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使用弹力带、滑轮系统等器械恢复运动功能。训练强度从被动活动逐步过渡到抗阻运动,配合水疗可减轻锻炼时的疼痛感。需由康复治疗师制定个性化方案,定期评估功能进展。
烧伤愈合后的物理治疗需根据瘢痕分期、部位及个体差异选择组合方案。治疗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摩擦和暴晒,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刺激。同时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定期复查调整治疗策略。若出现瘢痕红肿、破溃或关节僵硬加重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