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的严重程度需结合症状表现、病灶范围及并发症综合评估。主要判断依据有疼痛程度、月经异常情况、贫血状态、生育功能影响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1、疼痛程度
痛经进行性加重是核心指标,若出现持续下腹坠痛、性交痛或排便痛,提示病灶浸润较深。疼痛评分超过6分或需长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时,属于中重度表现。疼痛发作频率增加或放射至腰骶部,可能合并盆腔粘连。
2、月经异常
经量增多伴血块、经期延长超过7天会导致继发贫血,血红蛋白低于90g/L属严重情况。部分患者出现经间期出血,与子宫内膜异位灶周期性出血有关。长期失血需配合琥珀酸亚铁片、生血宁片等纠正贫血,必要时需输血治疗。
3、病灶范围
超声或MRI显示病灶直径超过5cm,或弥漫性子宫增大如孕12周以上,属于病理学严重标准。后壁肌层受累常伴随直肠压迫症状,前壁病变易导致尿频。多发性腺肌瘤或合并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时,手术难度显著增加。
4、生育影响
合并不孕或反复流产提示宫腔变形严重,子宫容受性下降。胚胎着床障碍与病灶引起的炎症微环境有关,这类患者即使使用枸橼酸氯米芬片等促排卵药物,妊娠成功率仍可能降低。40岁以上患者卵巢功能减退会加剧生育风险。
5、并发症
继发盆腔器官粘连、输尿管压迫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属于严重进展表现。CA125值持续超过200U/ml需警惕恶变可能。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时,异常出血概率倍增,这类情况通常需要腹腔镜探查明确分期。
建议患者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灶变化,痛经加剧时及时就诊。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经期可热敷下腹缓解痉挛。贫血患者应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同时限制咖啡因摄入影响铁吸收。保守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评估,药物无效或生育需求强烈者可考虑病灶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