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患者出现低烧可能是正常的,通常与过敏反应引发的炎症有关,但也可能提示合并感染。过敏性鼻炎主要由免疫系统对过敏原过度反应导致,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等症状,而低烧可能与鼻腔黏膜炎症扩散或继发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释放的炎性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等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轻度升高。这种情况下低烧多为暂时性,体温一般不超过38℃,且伴随典型过敏症状如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等,通常脱离过敏原或使用抗组胺药物后可缓解。
若低烧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8.3℃,需警惕合并细菌性鼻窦炎或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患者因鼻黏膜屏障功能受损,更易继发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此时可能出现脓性鼻涕、面部压痛、咳嗽等症状。儿童患者还可能因鼻后滴漏刺激引发中耳炎或下呼吸道感染。
建议监测体温变化,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常见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控制过敏症状。若出现高热、头痛、脓涕等表现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必要时进行血常规、鼻窦CT等检查明确是否合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