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通常需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检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子宫内膜活检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子宫内膜病变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初步评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重要手段,通过视诊和触诊观察外阴、阴道、宫颈有无异常出血或病变。医生会使用窥阴器检查宫颈形态,排除宫颈息肉、宫颈炎等器质性疾病,同时进行双合诊了解子宫大小、质地及附件区情况。该检查无创且操作简便,可快速筛查生殖系统结构性异常。
2、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厚度、宫腔形态及卵巢结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常见子宫内膜增厚或回声不均,超声还可鉴别子宫肌瘤、腺肌症等器质性疾病。对于青春期或围绝经期患者,超声有助于评估卵泡发育情况及卵巢储备功能,为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
3、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测定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等激素水平,可判断是否存在排卵障碍或黄体功能不全。青春期患者需关注甲状腺功能,围绝经期患者需检测抗苗勒管激素。激素检测需在月经周期特定时间进行,如基础性激素应在月经第2-4天抽血检查。
4、血常规及凝血功能
血常规可发现贫血程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检查能排除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因子缺乏等血液系统疾病。长期不规则出血患者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严重时血红蛋白可低于60g/L,需及时补充铁剂并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5、子宫内膜活检
对于年龄超过40岁或出血顽固的患者,需行子宫内膜活检排除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诊刮术可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宫腔镜下活检定位更精准。该检查可能引起轻微腹痛或出血,术后需预防感染并避免剧烈活动。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月经期避免生冷刺激饮食。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情况,定期复查超声和激素水平,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激素类药物剂量。若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出血持续超过10天,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