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明显差异。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哮喘则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两者在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长期管理策略上均有不同。
毛细支气管炎通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导致,急性起病,表现为喘息、呼吸急促、咳嗽伴鼻翼扇动,症状多在1-2周内缓解。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胸片显示支气管周围浸润影。治疗以氧疗、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严重时需住院支持治疗。该病多为自限性,但部分患儿可能发展为反复喘息。
哮喘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夜间及晨间加重。发作常由过敏原、冷空气等触发,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障碍。治疗需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急性发作时联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缓解症状。哮喘需终身管理,但规范治疗可使多数患者获得良好控制。
日常护理中,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家长需保持环境湿润,避免二手烟暴露,观察喂养及尿量。哮喘患者应记录症状日记,定期随访肺功能,家中备有应急药物。两者均需预防呼吸道感染,但哮喘还需规避已知过敏原。若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绀等表现,均需立即就医。